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植微系中文官網

學術成果

大豆根瘤N₂O排放與根瘤菌nosZ基因之關聯:紅冠腐菌影響與全台田間調查(張皓巽老師實驗室 黃建群)

溫室氣體(CO2, CH4, N2O)及全球暖化加劇了氣候變遷,其中N2O排放量與農業及氮肥施用密切相關,因此降低農業排放的N2O貼合農業淨零的核心目標。大豆(Glycine max)可與根瘤菌 (Bradyrhizobia)形成根瘤以促進生物固氮。然而,部分根瘤菌不具備nosZ基因以完成反硝化作用的最後一步,因此會產生N2O而非N2

 

碩士班黃建群同學建立N2O微電極測量系統,發現紅冠腐菌Calonectria ilicicola除了會降低大豆根瘤數量及大小,亦可能透過干擾nosZ基因表達,進而導致根瘤中N2O含量增加。所幸當大豆根瘤中存在nosZ基因時,C. ilicicola所引起的N2O含量變化則無顯著差異。 為此本研究與花蓮、桃園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改良場及嘉義試驗所合作,針對台灣各地的大豆根瘤進行採樣及檢測nosZ基因普及率。整體成果顯示針對大豆種植的淨零策略,應先採用含有nosZ基因的根瘤菌促生根瘤,爾後減少土傳性真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
 

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(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, CABI)所出版的CABI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 期刊。link

 

研究成果彙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