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植微系中文官網

鍾嘉綾

鍾嘉綾 教授

病害管理暨分子遺傳研究室:一號館 301 / 303
電話:02-3366-1456 (Office)02-3366-4597 (Lab)
E-mail
clchung@ntu.edu.tw
 

專長:真菌病害、抗病育種、數量基因座定位、族群生物學

研究主題:植物抗性基因座之定位與分析、分子標誌輔助育種、病原真菌之族群生物學、病原真菌致病機制、真菌病害之整合防治管理

教授課程:植病研究法、植病研究法實驗、作物抗病育種、植病防治學、植物病理學、植物病害與診斷蟲

個人學經歷
學歷:

  • 200401月-200912月 美國康乃爾大學 植物病理與植物微生物生物學系 (博士)
  • 199609月-199810月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研究所 (碩士)
  • 199209月-199606月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 (學士)

經歷:

  • 201608月迄今 國立臺灣大學 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 (副教授)
  • 201102月-201607月 國立臺灣大學 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 (助理教授)
  • 201009月-201012月 農委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 (博士後研究)
  • 201001月-201006月 美國康乃爾大學植物病理與植物微生物學系 (博士後研究)
  • 200305月-200312月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植物防疫組 (技正)
  • 199912月-200304月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植物防疫組 (技士)
  • 199811月-199911月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 (研究助理)

研究室簡介

植物抗病基因座之定位與分析、分子標誌輔助育種

植物生長過程中經常受到各類病原菌的危害,種植抗病品種是經濟、有效且對環境友善的防治方式,也是發展安全農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由於病原菌族群會不斷演化,因此必須深入瞭解植物抗病機制,持續找尋新穎抗性基因,並能掌握現有栽培品種所帶抗性,搭配對田間病原菌相的調查,才能正確使用抗病品種並適時進行輪替,讓抗性效果更持久。

  • 水稻抗病基因座之定位與應用:水稻為世界重要糧食作物,也是國內栽培面積最廣之作物。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熱病可發生於水稻各個生育時期,在全球造成相當程度的經濟損失,也是臺灣一期稻作最主要的威脅;而Fusarium fujikuroi引起的徒長病,近年來則在臺灣及其他國家均有發生嚴重及抗藥性菌株之報導,在藥劑防治上存在隱憂。本研究室主要針對稻熱病和徒長病,利用數量遺傳分析策略,包括:連鎖定位 (linkage mapping)、全基因體關聯定位 (genome-wide association mapping, GWAS),將植物體內複雜的抗感病反應,運用分子標誌或全基因體解序之方式,解構為個別的遺傳因子,深入瞭解其遺傳效應與機制。對於具潛力的抗性基因座,我們會進行細部定位、基因選殖及功能性驗證,以探索隱藏的候選基因或調控序列。除了學術上的探討,我們同時與農業試驗所、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之育種專家們合作,將已知及新發現之抗性基因座資訊,以分子標誌輔助選拔之方式,實際運用於水稻的抗性改良。
  • 草莓抗性機制及炭疽病菌致病機制之探討:當前臺灣草莓栽培面臨之最大瓶頸為Colletotrichum spp.引起的炭疽病,可造成莖葉部黑斑、萎凋甚至苗期冠腐病。本研究室由抗感病品種草莓經水楊酸誘導之轉錄體資料,建構整體抗性網絡資料庫,並驗證具潛力之候選基因在炭疽病菌感染時是否也扮演重要角色。目前已透過將基因轉殖至阿拉伯芥過量表現之系統,初步證實草莓其中一個NPR-like gene對於防禦反應具負調控功能。我們目前也正著手瞭解炭疽病菌所分泌的毒素種類為何,是否為感染過程中的重要致病因子,期盼日後可應用於新穎防治策略之開發。


樹木褐根病菌之生物學及防治管理

由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樹木褐根病,可危害超過200種以上的樹種,是目前林木、果樹、行道樹等的最大威脅之一。由於樹木根系受害後,容易因強風豪雨而倒伏,危害公共安全,但其地上部不一定呈現明顯病徵,因此造成早期偵測及防治管理上的困難。為釐清病害傳播模式,本研究室對褐根病菌進行全基因體定序組裝、簡單重複性序列 (simple sequence repeat) 分子標誌開發等,探討全臺灣菌株之遺傳多樣性,以分子證據釐清褐根病之可能傳播模式。我們正透過基因體及轉錄體之分析,瞭解褐根病菌之交配系統及致病機制。此外也結合植微系、植醫學程及樹藝社的熱心同學,給予實驗技術及實地觀察教育訓練,使其分工合作進行罹病地之病原菌含量檢測、生物防治、藥劑灌注效果評估、校園樹木健康檢查等工作,希望發展出環境友善之罹病地復育及整合性防治管理方法。


研究室成員及論文主題

我們實驗室的感情融洽,工作氣氛及研究風氣良好,歡迎對植物抗性防禦機制、分子育種、真菌病害防治管理、樹木保護等具有興趣及熱誠者加入,與我們一起努力!

  • 研究助理:廖庭芝、陳佳妤
  • 博碩士研究生:鐘珮哲、劉則言、Paul Gomes、巫宗錡、 林芯誼、柯怡君、劉沛軒、江尚桓、黃育心、莊唯廷、陳虹樺、許任鈞、陳思妤、蔡裕承、羅涵繡、廖苡辰、楊皓晴
  • 大學部專題生:朱宜翎、謝旻茜、林凡鈞
  • 歷任研究助理:廖睿瑜、賴巧娟、林珩安、林晏宇、蕭伊婷、余祥萱、陳儀嘉、陳杰宜、藍天、吳佳宜、陳玥潔

畢業生論文:

  • 陳佳妤 (2022) 褐根病菌無病徵感染草本植物之探討
  • 李宗軒 (2022) 造成鳳梨釋迦果腐病之 Botryosphaeria spp. 及病害管理
  • 廖庭芝 (2021) 殺菌劑之移行性及對樹木褐根病之防治效果
  • 藍天 (2021) 造成鳳梨釋迦果腐病之Diaporthe spp. 多樣性調查及防治研究
  • 陳玥潔 (2021) 水稻臺農82號誘變系之抗稻熱病基因座定位
  • 陳思聿 (2021) 水稻抗徒長病基因座之分子定位與育種
  • 彭婉兒 (2020) 探討以印度梨型孢菌防治樹木褐根病與抵抗非生物性逆境
  • 吳佳宜 (2020) 臺灣草莓種原庫對炭疽病菌之抗性篩檢
  • 陳杰宜 (2020) 水稻徒長病菌 Fusarium fujikuroi 致病過程探討
  • 陳儀嘉 (2019) 水稻高雄145號抗稻熱病多系品種之選育
  • 余祥萱 (2018) 草莓炭疽病菌之毒性代謝物鑑定與功能性分析
  • 周昊 (2018) 木黴菌防治樹木褐根病之探討
  • 鄭安伯 (2018) 探究徒長病對水稻苗期轉錄體之影響
  • 施昱全 (2017) 台農82號誘變系與台灣栽培稻抗稻熱病基因座之定位
  • 李盺翰 (2017) 褐根病菌之基因體與轉錄體分析
  • 陳韋綸 (2016) 建立分子標誌平臺以進行抗稻熱病多系品種之選育
  • 林珩安 (2015) 水稻稻熱病抗性基因全基因體關聯定位
  • 張為斌 (2015) 臺農84號抗稻熱病基因座之分析定位
  • 舒麟傑 (2014) 驗證草莓NPR1-like基因於抗炭疽病所扮演之角色與建立草莓之病毒誘導基因靜默技術
  • 陳又嘉 (2014) 臺灣水稻徒長病菌族群之遺傳組成、致病力及藥劑感受性分析
  • 黃啓銘 (2014) 結合即時定量PCR及孢子收集技術發展稻熱病監測預測模式
  • 廖睿瑜 (2013) 探討栽培種草莓在水楊酸誘導下所引發之抗病防禦網絡